close

鴿鐘進化史

鴿子早期因其具有”返家”的本能,而賦於書信傳送的使命;主要是在於軍事訊息的傳遞;路透社更以信鴿在比利時和德國之間傳送股市收盤的交易資料。拿破崙在滑鐵盧一役Financier Nathan Rothschild 也因為用了信鴿而優先取得他戰敗的消息。
賽鴿則起源於十九世紀的比利時。
賽鴿的賽程一般在一百至一千公里;目前紀錄最遠的是美國一千八百公里的飛行。一隻鴿隻比賽的年齡可從六個月到十多歲;但平均鴿隻的比賽生涯很少超過三年。早期賽鴿用漆色來區別飼主,之後比利時研發一種1/8英吋的腳環,並傳到美國。自此,在賽鴿中,鴿隻出生五天就要戴上一個有單一號碼的腳環,這就是腳環的起源。
傳統的計時方式包含附有一系列號碼的橡膠環,和一個特殊設計的鴿鐘。鴿隻的橡膠腳環號碼須先登錄,鴿鐘設定之後即封閉,第一隻返回的鴿隻由飼主取下腳環,將其放入鴿鐘的投入孔,即可記錄時間;但這紀錄的時間往往會比鴿隻實際抵達的時間晚幾秒鐘;因為飼主須強行取下腳環,而鴿隻也會因為快速取腳環時所產生的不適,而不願飛進鴿舍。

賽鴿運動在亞洲國家中特別是中國、巴基斯坦、菲律賓、日本和台灣尤其風行;現在在印度更受到年輕人的歡迎。台灣則是全球最多賽程的地方;鴿隻可高達二至三百萬隻;約五十萬的賽鴿人口;每年獎金達新台幣十億。
世界最新的賽鴿方式是在維多利亞舉行的”單一鴿舍賽”—One Loft Race, 及所有比賽鴿隻接回同一鴿舍,而非回各飼主的鴿舍。
<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,感謝Beatrice翻譯分享>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鴿鐘 賽鴿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德明通 的頭像
    德明通

    demingtong的部落格

    德明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